互联网+督查:用科技创新推动监管效能提升
互联网+治理:用科技创新推动监管效能提升
自2013年我国全面启动互联网+治理,全网覆盖消费者近30个,预计2013年互联网基础设施将达到10亿台,互联网企业更需要扩大互联网人群规模,这无疑也是中国市场培育新经济的重要机会。据悉,我国还通过部分银行、互联网公司、互联网银行等免费开办、免费注册的网民,提供24小时免费通讯服务,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互联网消费能力。
互联网+治理是全球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全世界已有近50万个国家和地区政府以及经济机构设立互联网企业等。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商业的入口,传统商业对于互联网的需求可以被迅速挖掘。
互联网+治理需要国家重点制定对策,在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下,互联网企业也需要大力谋划,以适应时代的潮流,用科技创新推动监管效能提升。
比如,SARS在近日引发大规模网民情绪恐慌,个别网络犯罪率及运营商处理率直线下降。近日,各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要求配合改善,对互联网企业进行网站整改。据不完全统计,只有5家中国互联网企业整改措施的整改率下降了45%。
3、顶层设计:网站建设的质量应提升
国内互联网巨头都在关注自身平台对互联网产业的影响,包括阿里、百度等,而中国互联网平台在不断完善,越做越大。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首先明确自身建设网站的目的和功能。
但中国互联网平台的主体性非常明确,并不是当做赚钱工具就可以做好网站建设的,比如涉及信息安全、运营商安全、软件著作权、源码相关问题,建设者们应该在“互联网+”时代下,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目标,才能更好地规划。
4、网站建设的成本:网站建设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投入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等。
可以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各企业在建立网站的时候都会关注成本。如果能够把成本投入可控,才能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成本。而建站平台的出现,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个需求,这也是成本高了的原因。
5、站点建设的行业差异:当然了,建站平台也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也越来越完善。
人们已经开始从过去的单纯建站,变成了现在的“做生意”。建站平台的出现和发展对整个行业的冲击也很明显。企业在建立网站的时候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去分析和选择建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