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署关于改进若干税收征管服务事项的通告
为深入执行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建议,结合中央巡视整改要求,进一步推进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国家税务总署发布《关于改进若干税收征管服务事项的通告》(税总征科发[2022]87号),旨在简化税收征管程序,改进服务,提高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一、改进变更登记操作流程
自动变更登记信息:自2023年4月1日起,纳税人在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办理变更登记后,无需再次向税务机关报告变更信息。税务机关将根据市场监管部门共享的变更信息,在核心征管系统自动同步变更,确保信息及时准确。
自动提示推送服务:税务机关通过电子税务局精准推送变更登记涉及的提示提醒事项,确保纳税人及时了解后续管理要求,核心征管系统自动向税务人员推送待办消息,提高工作效率。
存量登记信息变更:对于在市场监管部门已办理变更登记但未同步税务变更的纳税人,各省税务机关将根据市场监管部门共享信息分类分批完成登记信息变更工作。
二、改进跨省迁移税费服务流程
简化迁出流程:纳税人跨省迁移时,只需在市场监管部门完成住所变更登记后,向迁出地税务机关提交报告表,税务机关将根据纳税人状态出具确认表,告知迁入地信息和相关权益,即时办结迁出手续,并将信息推送至迁入地税务机关。
优化迁入流程:迁入地税务机关在接收到信息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分配、税(费)种认定,并提醒纳税人按规定期限进行纳税申报。
明确迁入地承继信息:纳税人迁移前的登记、资质、权益等信息在迁入地自动承继,预缴税款、未弥补亏损、未抵扣的进项税额等可在迁入地继续处理,避免重复操作。
三、改进税源管理职责
各地税务机关根据本地税源特点改进分级管理职责,提升风险分析和重点领域风险管理等复杂事项的处理层级,确保市、县税务机关承担日常管理责任。复杂涉税事项原则上不再向下级税务机关推送处理。
四、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登记业务协同
税务机关根据市场监管部门共享的信息自动进行数据标识,对已办理注销但未完成税务注销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将通知其及时办理税务注销,逾期将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理。对已列为非正常户注销状态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直接进行税务注销。
本通告自2023年4月1日起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税务总局(征管科技司)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指的是什么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营商环境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多寡,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区域内的经营企业,最终对经济发展状况、财税收入、社会就业情况等产生重要影响。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法律要素、政治要素、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等。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内涵,则是指一套行之有效、公平公正透明的具体法律、法规和监管程序;营商环境国际化的内涵,是指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世贸规则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体系。在中小企业营商环境构建上,要考虑市场环境、政策政务环境、社会化服务环境、融资环境和法治环境,推动实现投资自由化、对外贸易和投资更加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这要求有三个转变:一是监管理念的转变,即从货物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二是贸易体制的转变,即从现有的贸易壁垒、配额限制转变为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三是向开放型和创新性政策转变,如放宽外汇政策和税收政策都将更加开放并具有国际竞争力。
2020年1月1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
2019年10月23日新华社北京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顺应社会期盼,持续推进“放管服”等改革,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制定专门行政法规,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条例》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和做法,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支持的改革举措用法规制度固化下来,重点针对我国营商环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从完善体制机制的层面作出相应规定。
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形势十分迫切,因为它不仅是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更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呼声。未来,只有通过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放管服”改革等措施上下功夫,才能够真正引导市场预期,让企业家放心安心。
优化营商环境究竟有多重要?我认为,优化营商环境不但是一个国家或者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更是主动找差距、补短板、精心维护以及长期付出的结果。世界银行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因此,世界各国均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
优化商业环境究竟有何重大意义?在我看来,优化商业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更是主动查找不足、弥补短板、精心维护以及长期努力的结果。世界银行发布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良好的商业环境能使投资增长率提升0.3%,GDP增长率提高0.36%。因此,世界各国都将优化商业环境视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策略。
优化商业环境的关键所在是什么?我认为,关键在于切实解决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其中项目审批就是一块难以攻克但又必须攻克的重难点。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审批环节尽量简化流程,能减则减,能不审就不审,以实现审批最少、流程最简,真正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这也是优化商业环境的关键所在,并且具有极高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核心是公平竞争。只有进一步深化行政服务市场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才能激发市场活力。
目前,我国优化商业环境的工作正在持续深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过往实施的改革数量位居东亚、太平洋地区首位。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商业环境报告2020》显示,我国商业环境全球排名从2018年的第46位上升15位,位列全球第31位,连续两年入选全球优化商业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
目前,我国优化商业环境改革的形势十分紧迫,因为它不仅是国际竞争的现实需求,也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强烈呼声。未来,只有通过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放管服”改革等方面下功夫,才能真正引导市场预期,让企业家安心放心。唯有如此,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力才能不断迸发,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强调商业环境的重要性,报告中还专门用一个段落,对改善商业环境提出了具体措施。例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及公平竞争的规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多项措施。但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当前优化商业环境仍存在诸多难题。因此,对一些地方来说,优化商业环境应科学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同时,还必须树立“抢跑意识”、危机意识,认识到人人都是商业环境的理念,进而逐步缩小差距,实现优化商业环境的目标。
目前,商业环境改革的紧迫性显而易见。它不仅是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现实需求,也是国内企业发展的强烈呼声。未来,只有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放管服”改革等方面下功夫等等,才能真正引导市场预期,让企业家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