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主张以最少的人工成本
获得最大的外链发布提权效果!

聚焦2025年改善商业环境的关键行动,秦皇岛市委书记就平台发展发表的重要谈话概要解析

秦皇岛赵书记对平台的讲话内容是强化信用建设,提高平台服务水平,推动政务服务“互联网+”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加强安全保障,维护平台秩序。
1、强化信用建设,提高平台服务水平。赵书记强调,打造“信用平台秦皇岛”是市场监管部门推进市场信用建设的关键措施,要增强平台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和用户满意度。
2、推动政务服务“互联网+”创新。赵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信用平台秦皇岛”在政务服务“互联网+”创新中的作用,推动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便民化,提升政府服务效率。
3、推动经济发展,改善营商环境。赵书记指出,建设“信用平台秦皇岛”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营商环境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平台,加强市场监管和企业信用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4、加强安全保障,维护平台秩序。赵书记强调,要加强平台的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平台管理行为,维护平台的良好秩序和用户权益。

秦皇岛耀华玻璃为何突然陷入困境
谈及耀华,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曾以领先的生产技术,开创世界之先,被誉为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然而,似乎在一瞬间,它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中,人们再次提及它时,无不感到惋惜。
那么,曾经辉煌的耀华为何突然陷入困境?重组后的耀华能否实现凤凰涅槃?我相信,不仅我感兴趣,每一个关注秦皇岛发展、了解耀华的人可能都在好奇。本文,邀请好友舟自横同学,他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抽丝剥茧撰写此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
引子“借壳上市”留下遗憾
2009年9月29日,江苏凤凰与耀华集团就秦皇岛耀华玻璃重大资产重组的方案,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准,当年12月31日,双方完成资产交换,江苏凤凰置业将100%的股权注入耀华玻璃,耀华集团通过转让耀华玻璃全部股权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将耀华玻璃的控制权转移给江苏凤凰,江苏凤凰通过此方式获得上市资源,成为“借壳上市”的典范。2010年初,股票代码600716正式更名为“凤凰股份”,自此,96年就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的“耀华玻璃”黯然离开资本市场。2016年,难以为继的秦皇岛耀华宣告停产,秦皇岛玻璃之都的荣耀,和耀华一同陨落。
初见其崛起
甲午战争之后的清末民初,列强忙于火并,民族工业初起,涌现出一批爱国实业家。1922年,著名爱国实业家周学熙在天津创立耀华玻璃公司,中国和比利时合资,耀华玻璃成为中国首家采用机器生产加工平板玻璃的企业,也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企业,耀华玻璃因此被誉为“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
1924年,为便于运输,耀华在港口城市秦皇岛建厂投产。中比合资办厂的15年,耀华玻璃在亚洲率先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进入欧美市场。
抗日战争爆发后,比利时怕受到战火波及,将股权出售给日本,耀华玻璃改为中日合办。抗战胜利后,日方股权被国民政府接收,耀华改为官商合办。
1947年,耀华在上海浦东建立分厂。后受内战影响,耀华玻璃产销困难,濒临破产。新中国成立后,耀华玻璃绝境逢生,产量提高,质量更优,畅销内外。
1966年,耀华由公私合营改为国营,撤销设在天津的公司,秦皇岛和上海各自办厂,共用耀华商标,形成大耀华,寓意南北辉映,共耀中华。
改革开放后,耀华玻璃所在的秦皇岛成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1986年,国家重点工程——450吨级浮法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耀华平板玻璃由此迈入“浮法”时代,至上世纪90年代,耀华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玻璃生产企业,年创利税超亿元,主打的平板玻璃占全国总产量的1/10,畅销海内外。
再见其盛况
1996年,秦皇岛耀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主要发起人是中国耀华玻璃集团,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大耀华,其他合伙发起人还包括渤铝公司、秦皇岛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河北建投等。当年6月,耀华玻璃在上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716。
公司主营优质浮法平板玻璃、工业建筑技术玻璃、超硬高强度玻璃、新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殊性能玻璃制品、超高温耐火材料、钢化玻璃制品等系列百余种产品,“硼硅玻璃浮法生产技术”和“在线LOW-E玻璃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主打产品耀华牌玻璃在2002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之后又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国家免检产品、首批中国名牌产品。耀华同时拥有“三大金牌”,在整个玻璃行业是唯一的一家,其品牌价值达到巅峰。
三见其衰败
秦皇岛耀华的转折始于2000年,多年来连战连胜的自信使其愈发疯狂,开始大肆并购其他企业,试图进一步提高市场地位,但玻璃行业竞争加剧已使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耀华没有敏感地发现这一点,加上企业治理不规范、政企不分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亏损。2005年,耀华玻璃被 ST处理。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建材行业受到很大冲击,耀华集团党的领导缺失,内控机制紊乱,错误估计市场,盲目扩张生产,导致库存严重积压,产品销量萎靡,加之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事件频频发生,运营资金极为紧张。当年,公司经营业绩进一步恶化,陷入财务困境,上市资格受到严重威胁。
为最大限度利用上市公司的优质资源,防止上市资格的丧失,耀华玻璃与江苏凤凰进行资产交换,耀华集团将持有的全部耀华玻璃股份转让给江苏凤凰,江苏凤凰将旗下优质资产置换出耀华玻璃全部资产。

为最大程度地发挥上市公司的优质资源,避免上市资格的流失,耀华玻璃与江苏凤凰实施资产互换,耀华集团将其持有的全部耀华玻璃股份转交给江苏凤凰,江苏凤凰则将旗下优质资产置换出耀华玻璃的全部资产。

2010年,耀华玻璃退出了资本市场。尽管耀华失去了上市资格,但经济实体依然存在,通过优化公司治理、调整经营策略,仍有复兴的可能。然而,内外部诸多因素导致的颓废,使得一度辉煌的耀华玻璃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2011年,部分生产线停工;2013年,因污染超标被市环保局罚款并要求限期整改;2014年,因员工安置问题引发小规模冲突;2015年,市政府与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凯盛科技签署了耀华集团重组协议;2016年,企业账面资金仅剩几十万元,实际负债率高达130%,连续3年累计亏损13亿元,拖欠员工9个月工资和社保费用……,享有近百年盛誉的耀华玻璃名存实亡,“玻璃之都”的光辉逐渐消散。

后续重整旗鼓再出发
今年8月3日,《经济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了《百年耀华浴火重生》重磅文章。文章指出,重塑核心力量是耀华转危为安的关键。2016年6月,凯盛科技工作组入驻耀华集团,开始对耀华集团进行委托管理。一个月后,新的耀华集团党委、纪委、工会和各基层党组织相继成立,并将党的建设纳入了公司章程,明确了企业党委的领导作用。

文章还指出,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管理机制,是耀华集团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为此,耀华集团按照中国建材集团的营销集中、采购集中、财务集中、技术集中、投资集中“五集中”理念开展一系列改革,使这块“老玻璃”浴火重生。

同时,为坚守“环保生命线”,在凯盛科技的支持下,耀华集团先后投资1.8亿元建设脱硫脱硝除尘环保设备,并新增备用系统。环保治理设施投入运行后,2019年全部生产线实现超低排放,在平板玻璃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2020年6月30日,耀华集团完成重组,正式加入中国建材集团,当年利润总额比2015年增长148%;职工平均月收入比2015年提高123%……,目前,中国建材集团已经批复了耀华集团的“退城进园”项目,未来3年的目标是再造一个新耀华。

已近百岁的耀华焕发活力,又回到了曾经的辉煌。

最后,简单谈谈感受: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一个城市的发展之基。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综合实力的飞速提升,根本原因还是制造业的根基打得牢固。同样的道理,一个城市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扎扎实实发展制造业。

当然,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也符合地区发展的道路,比如,秦皇岛依托滨海岸线大力发展旅游业,完全符合本地资源特色。但是北方季节差异明显,能否以旅游立市,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初的耀华没有倒下,它能给中国,能给秦皇岛带来什么?

当然,时光不能倒流,但这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放眼全国,各省市都在全力以赴抓项目、抢项目,努力在新时代赢得竞争优势。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如何做才能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速发外链网 » 聚焦2025年改善商业环境的关键行动,秦皇岛市委书记就平台发展发表的重要谈话概要解析

分享到: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