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活动方案的格式及范文:助力高效组织与顺畅沟通沟通
一、通知工作
(1) 本次领导报告文
(2) 本次公布的各类型文件名、格式及由领导发的发给下属的通知单、口头、书面、书面文件名的内容。
(3) 此次批准的各项文件,本次待审批的所需证件全部由我司提前协调(详细各部门待审批确认后方可到现场)
(4) 审批原因
(1) 1-10部门申请时间没有按期安排。
(2) 各部门审核时间可能滞后。
(3) 2-1月需审核人员充足。
(4) 各部门通过后要尽快到现场及时沟通,确保领导对本次审批的各项工作都顺利进行。
(5) 11-1月,领导可能存在临时组织进行协商,须加强现场处理工作。
(6) 3-5月,领导可能需要接受考核,审核人员陆续下发材料。
(7) 6-12月,领导可能需要考查领导是否有临时安排,或者是在审批事项中还需要补充临时活动。
(8) 10-12月,领导可能需要面对人事变动,需要对本部门和其领导进行监督。
2.为什么“会议评审”与“会议开始”都要考虑到内容
会议评审除了提供“已有方案”外,还要确保组织者能够随时准备修改、调整,以确保其符合“必须参加的会议”的要求。
一般来讲,会议评审会以规定的时间来进行,所以会议评审会优先考虑安排“新增方案”、“修改方案”,而“修改方案”则优先考虑“活动未期修改”、“修改方案”,因为未被批准的方案不会有增加,同时如果对于本项目的修改,还需要修改方案。
但对于会议评审来说,“内容生产”与“首次会议”是不一样的。
首先,会议评审会之所以是“内容生产”,其中的核心是要符合“细化”、“规划”等要求,所以需要做到“量化”,而“标准化”是为了确保这部分人员能够顺利完成“前期准备”。
其次,整个评审流程结束后,需要开展的是“最后一次会议”。
例如,企业新闻会场需要一定的人员组织,但是新媒体的工作需要配置相应的人员,比如财务编辑、新闻机构管理人员、新闻媒体编辑等等。这个阶段就需要不同的人员分工合作。
最后,会议评审会结束后,需要对会议中的成员进行全面的了解。